汉藏语学报2

  • 商城价 ¥ {{parseFloat(selectCloudProductStyle.Price).toFixed(2)}}
  • 销量 0
  • 市场价 ¥ {{parseFloat(selectCloudProductStyle.MarketPrice).toFixed(2)}} ¥ {{parseFloat(selectCloudProductStyle.MarketPrice).toFixed(2)}} 「{{selectCloudProductStyle.MaoLiLv}}%」
  • 品牌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 商品码 {{selectCloudProductStyle.BarCode}}
  • 型号 9787100058018
提示 建议线上支付,验收后付款
  • 商品介绍
  • 详细参数
  • 商品评价
编辑推荐

    《汉藏语学报(第2期)》主要有关于藏缅语研究的对话、谈传统上古音研究的观念和方法、汉语方言的接触与融合、广州方言韵母中长短元音和介音的问题、汉语方言里的“手”和“脚”等十多篇研究文献。<br>    汉藏语研究的雏形可追溯到19世纪初,至今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19世纪是具有最流行的一种语系,而有研究提出,汉语也是从汉藏语中分支出来的。因此,设立一本专门的刊物研究这一语系显得很有意义。

内容简介

    就东南诸方言说,粤语大概是吸收壮侗语的底层最多的方言。有人估计,底层词在常用词中占有半数以上,因而认为粤语应是壮侗语的一支,或者说是非汉、非壮的“第三种语言”。但是这个观点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同。另一些学者认为东南方言是壮侗语学得不像的汉语,或者说是壮侗语和汉语融合的“古南方汉语”。

目录

关于藏缅语研究的对话<br>谈传统上古音研究的观念和方法<br>汉语方言的接触与融合<br>广州方言韵母中长短元音和介音的问题<br>汉语方言里的“手”和“脚”<br>关于“每”和“都”的语义配合和制约关系<br>“连”的强调与否定极性:普通话和湘语的比较<br>草登嘉戎语动词的时一体范畴<br>汉台语鱼部、歌部关系词对应考<br>勉语中的壮侗语借词<br>忻城壮语te:m的意义和用法<br>大狗场仡佬语概况<br>汉藏语词汇数据库检索系统的价值和功能<br>历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简况<br>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培训交流会<br>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展暨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br>第1期勘误<br>投稿须知

精彩书摘

    1.与原住民族融合,汉语方言在同化民族语言的同时保留了一些原住民语言的底层<br>    考古发掘证明,汉族早期居民中,人口多、文化发达的群落比较集中地居住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秦岭以西、渤海以东及大漠以北则是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地。秦汉以后,汉人逐渐扩大居住地,汉唐以后多批中原汉人渡江南下,明清之后又先后实边到达西南、西北,以及“走西口”、“下关东”。就语言接触说,东南诸方言和古吴语、古楚语以及百越诸语言因为接触时间长,早期原住民比例大,虽然南下汉人带来熟练的农业耕作技术和先进文化,他们所用惯了的定型已久的语言文字也占有绝对优势,所以民族同化和语言同化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在南方诸方言里,也留存了或多或少的“底层语言成分”(substratum)。在南方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壮侗语和汉语的接触最为深广,壮侗语不论其发生学来源如何,目前语音的结构方式和数量庞大的借词都和汉语有最明显的相似性。这和壮侗语族先民早先是居住在长江下游和东南地区的古吴越地,后来才逐渐西移有关。其次是苗瑶语族诸语言,也是受汉语影响甚大的,苗瑶人早期居住地是南楚,而古楚语是最早同化为汉语的。<br>    就东南诸方言说,粤语大概是吸收壮侗语的底层最多的方言。有人估计,底层词在常用词中占有半数以上,因而认为粤语应是壮侗语的一支,或者说是非汉、非壮的“第三种语言”。但是这个观点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同。另一些学者认为东南方言是壮侗语学得不像的汉语,或者说是壮侗语和汉语融合的“古南方汉语”。虽然关于东南方言的底层成分的研究尚未深人,细细发掘还可能有更多发现;而且,由于接触的年代长短不一,双方人口比例不同,有的方言保存的底层成分多,有的则保存得少,但从整体结构来看,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语言结构规律、核心词,还是基本的语法特点,这些方言的汉语性质和它们在语言结构和基本词汇上与上古汉语的对应都是无可怀疑的。除了粤语之外,底层现象留存较多的应是闽方言和客方言,湘、赣、吴诸方言几经磨洗则可能较少。如果片面地强调底层现象,以致怀疑东南诸方言的汉语性质,显然是不合适的。壮侗语的核心词中有一批南岛语的同源词,但受到更多的汉语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已经质变为汉藏语了,这就是一个有力的反证。

图书规格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戴庆厦,戴庆夏
编者
戴庆厦
ISBN
9787100058018
版次
1
包装
平装
页数
230
用纸
胶版纸
出版日期
2008-08-01
印刷日期
2008-08-01
正文语言
中文
  • {{formatDate(score.CreateTime)}}{{score.ProductName}}
    {{score.CommentList[0].Comment}}
    {{getDiffDay(score.CommentList[1].CreateTime, score.CommentList[0].CreateTime)}}天后追评

    {{score.CommentList[1].Comment}}